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近日因参加一档美食综艺节目引发热议。节目中,他选用自家养殖180天的走地鸡配资365之家,精心制作了一道传统广东白切鸡,却意外遭遇淘汰。评委给出的理由是“鸡肉太老、太硬”,这一评价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讨论浪潮。
全进华对此结果并不认同。他解释道,在广东,鸡肉需养足月份才更显风味,本地人向来不喜未足月的“嫩鸡”。他认为,那些追求软嫩口感的鸡肉往往缺乏真正的鸡味,只是迎合了快餐化的趋势。面对评委的点评,他直言:“在广东如果用嫩鸡做白切鸡,是会被投诉的。那些30天、60天的鸡,我们根本看不上。”
事实上,两广及海南地区长期以来有着独特的饮食传统。当地人更倾向于食用养足时间的土鸡,肉质紧实、鸡味浓郁,与流行于外的“速成鸡”形成鲜明对比。除了年轻人偏好的炸鸡汉堡,传统餐桌上几乎不见未足月鸡的身影。一位北方网友分享道:“我妻子是钦州人,每次回娘家,亲友款待必有白切鸡,用的都是自养走地鸡,肉质紧实有嚼头。蘸上沙姜和炒过的酱油,特别香。后来我自己在家做,也坚持用180天的清远鸡。”
展开剩余41%不少网友纷纷表态支持全进华。有人评论说:“评委大概是吃惯了速成鸡肉,反倒嫌弃起真正有鸡味的生态土鸡了。”更有人直言,“什么人都能当评委,门槛是不是太低了?”这场争议背后,实则是两种饮食理念的碰撞:一方追求的是软嫩便捷,另一方则坚守传统与风味。
正如一句老话配资365之家,“鸡同鸭讲,萝卜青菜各有所爱”。各地口味本就不一,难以用统一标准去衡量。但尊重地域饮食文化,理解其背后的风土与人情,或许是比简单评判“对错”更重要的态度。无论如何,能够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,本身已是一种勇气。
发布于:广东省维嘉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